一项新的美国研究(麻省理工学院媒体实验室和其他大学)揭示了使用像ChatGPT这样的人工智能进行写作的意想不到的影响:我们的思维显著减弱,这种影响在放弃工具后仍然存在。
54名志愿者(年龄18-39岁,母语为英语)以不同的方式写作:独自写作、使用网络搜索(谷歌)或使用ChatGPT。脑电图传感器跟踪脑活动,显示使用ChatGPT的用户表现出最低的脑参与度——尤其是在注意力、记忆和控制区域。搜索组则处于中间位置。
当习惯性使用ChatGPT的用户转向独自写作时,他们的脑活动仍然迟缓。那些先独立写作再使用人工智能的人,后来表现出更高的认知参与度。人工智能用户在回忆自己内容时也遇到困难:提交后几分钟,仅有28%的人能记住一句话(而独立组为56%)。许多人承认文本并没有感觉像是“他们的”。
人工智能文本的关键差异:
- 统计上“流畅”:ChatGPT的论文得分更高(由人类和另一种人工智能评估),并显示出不自然的统一结构/风格。
- “命名实体”:人工智能文本中包含了更多具体的名称、日期、地点和定义——比人类作家多2.5倍。人类记住的是概念,而不是每一个细节。这可能有助于检测人工智能写作。
定期使用人工智能进行写作会训练你的大脑以应对更轻的心理负担。它会“放松”,这种懒散即使在没有人工智能的情况下也会持续——使独立工作变得更加困难。研究人员强调:努力减少=信息保留较差,写作/批判性思维能力较弱。
虽然人工智能工具是不可避免的,但我们必须理解它们的认知影响。今天的“心理储蓄”可能会变成明天的“认知债务”——让你在进行深度、无辅助的工作时毫无准备。该研究呼吁保持一种谨慎的平衡:将技术作为拐杖,而不是替代真正的思考。
帖子已翻译 显示原文 (EN)